有人经常把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评价弄混,二字之差,却是千差万别!
综合评价是我们常说的“综评”,它是一项高考招生政策,已在部分省市部分高校试点招生;而综合素质评价是指贯穿学生小学到高中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高考、综合评价等招生模式考察的一个维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重要参考。
每年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学校会指导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此后家长和学生需要在高二、高三规定时间内登录本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上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如各种成绩、证明等形成学生三年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目前,部分省市建立了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高校招生中参考使用,把对学生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此项改革旨在改变传统高考中的“唯分数论”倾向,用多把尺子“量”人才。
综合素质评价程序:
写实记录、公示确认、形成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作用:
1、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2、有利于帮助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3、作为招生录取重要参考,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4、作为评价教学效果和办学水平的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反思改进的重要资源。
02在特殊招生中的作用
综合评价报考要求应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设置前置条件,将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经历、考察探究活动、研究型学习情况和自主选修学分学习情况等作为资格审查的必要内容和进入面试的必要条件。
甚至部分高校把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入到最终高考综合录取中。
03线上研究性学习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型学习